聚云动媒 首页 资讯 专栏 查看内容

赛对话|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重新定义客户关系

2023-11-4 15:21| 发布者: 一灯| 查看: 179| 评论: 0

摘要: 对谈嘉宾介绍钟思骐倍比拓(beBit)咨询大中华区合伙人,拥有15年咨询行业经历。曾经在传统国际咨询公司,也参与体验创新咨询的大中华区筹划,锺思骐协助零售企业、消费品、大型金融机构进行数字转型、客户体验规划 ...

对谈嘉宾介绍

钟思骐

倍比拓(beBit)咨询大中华区合伙人,拥有15年咨询行业经历。曾经在传统国际咨询公司,也参与体验创新咨询的大中华区筹划,锺思骐协助零售企业、消费品、大型金融机构进行数字转型、客户体验规划,也参与多项数字产品与服务的创新。

近10年来市场与消费者的快速变迁,传统的咨询理论框架、竞品对标都无法在这个时代给与企业管理层一个标准答案,企业需要开展新的能力来找到增长点;有鉴于此,咨询行业的结构以及服务形态也持续在演进,作为创新体验咨询公司,倍比拓(beBit)不断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,以期带给企业在大时代中新的思考模式。

定义数字化转型

Q

王赛:2020年百年一遇的黑天鹅出现,全球疫情使得企业不得不关注自己的生死底线,我去年在中信出版《增长五线》,把这根线叫做增长五线理论中的“成长底线”,相当于奠定企业生死的输血线。而近期最大的变化是,原本是“爆发线”的数字化,今天由于疫情的原因,从五线中第四根“爆发线”变成了“成长底线”,数字化决定了很多企业的生死。同时,数字化转型重新变成了企业界转型的核心。所以,作为数字化一代的咨询顾问,今天在你眼中,究竟什么是数字化转型?

A

钟思骐:这一次疫情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——很多经济活动都进入停摆的状态;比如保险业,过去非常依靠线下人员的销售的沟通,因为疫情影响,导致没有办法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,对业务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。这也显露出数字化在现在时代的重要性。

我自己来看,什么叫数字化转型?它是「重新定义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。」怎么说呢?因为数字化的关系,企业跟客户之间会有更多新的关系存在,这个新的关系,可以是渠道,可以是营销,可以是服务,甚至是商业模式。在数字化的时代,企业必须重新思考,他想跟客户建立什么样的关系,透过关系的重新塑造,回头倒逼企业内部运营的改造升级,乃至组织的调整。这个是我对数字化转型的定义,还是从客户关系的改变开始做起。

我们发现,大部分企业在做数字化转型碰到最大的问题,就是看点打点,缺乏通盘的思考。例如市场上流行APP、小程序,就开始建一堆的数字化产品,很多大企业手上有各种不同的APP、小程序,但到底这个东西有什么样的目的?如何去帮助企业重新定义与客户间的关系,其实都没有想清楚。数字化转型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刚才讲的,定义完客户关系之后,企业可以借机去思考企业资源该怎么样进行投入,体系该怎么样进行改变,这就是我眼中的数字化转型。

━ ━ ━ ━ ━

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思考将越来越重要

Q

王赛:你的回复,正好是我在企业界提出这轮数字化根本不同的看法。我认为,这是2012年之后企业界第二次大规模重提“数字化”,我将其称为“重启数字化”。第一轮数字化(2012-2015)更多是建立在运营层面,比如如何通过数字化提升效率,而这一轮数字化(2020-)所开启的周期是建立在疫情中“流通环节”阻塞的基础上,它更多是市场营销的数字化,是客户界面的数字化,也同时因为如管理大师马奇所言的“效果反推效率”,第二轮数字化才真正决定了企业数字化的深度,依据市场、客户“由外而内”的视角去建立数字化战略转型的基础,而不是“自嗨型”的数字化。我和你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——咨询顾问,你早年从事战略咨询,后来转向到“以客户中心体验的战略设计”,可以分享一下,其中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?

A

钟思骐:我十多年的咨询生涯可以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,我觉得最大的不一样在于:传统战略咨询公司,思考的角度更多是inside-out,由内而外的模式。在这个思考模式里,更多会是先从企业现状、企业可能面临的限制开始思考起,比较难跳离传统的框架进行规划。

对创新战略咨询来说,我们更多会是以outside-in的模式去思考客户到底要什么?未来的客户到底要的是什么东西?最终的目标是达成什么样的状态(end-game)?从end-game的角度再回去倒推,企业应该怎么去往这个方向去进行规划。

当然不是说这两个东西没有交集,outside-in和inside-out之间它会有交集的部分,但战略讨论的关键在于未来的资源该如何配置?配置完之后路径该怎么走?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,企业会面临很多可能选项,当企业更多的是往outside-in的思考角度的时候,决策是往客户、创新的选项走;所以这并不是0和1的问题,而是说从规划角度,更多我们看重outside-in的角度,还是inside-out的角度。我相信以客户为中心的规划,会是未来企业很重要的思考模式与创新来源。

━ ━ ━ ━ ━

市场战略的根本是赢得客户

Q

王赛:我们在这一点上的观点高度相同,所以前任美国市场营销协会主席,也是著名营销大师,沃顿商学院的Geoffrey教席教授乔治.戴伊说,真正的战略应该是“Strategy from the Outside in(由外而内的战略)”。以我十几年做战略顾问的感受看,大多数以“规划”导向的战略都已经失效,“规划”基本等于“鬼话”,黑天鹅和灰犀牛对原有“规划”进行了结构破坏。所以明茨伯格也批判说战略本身必须由“市场弹性”,所以我说市场战略会变成战略的核心,因为它“更接地气,更具备本源性、更存在动态性”。这里就必须谈到一个问题,所谓的“以客户为中心”,从原理上讲应该是“市场导向=客户导向+竞争导向”,两者加起来才是“Strategy from the Outside in(由外而内的战略)”,你怎么看这个问题?

A

钟思骐:以客户为中心,还是思考竞争格局?我觉得这是非常有趣的问题。我从两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。

第一个,市场阶段:这两件事情就跟上个问题一样,它并没有绝对0和1的概念。我们可以说市场阶段越不成熟,客户中心的角色越重;当市场越成熟,可能会关注竞争更多一些。在10年前,阿里巴巴在电商市场,海外像亚马逊Amazon、 脸书Facebook、网飞Netflix进入这些市场的初期阶段,并没有所谓的竞争者,企业更多去思考的是客户未来要的是什么?切入的市场阶段越早期、赛道越创新,客户中心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。

第二个跟企业心态有关:为什么这么说?假如企业管理层是leader领导者的心态,看的更多是客户,因为你会发现你可能已经没有竞争者,或是这些竞争者对管理层来讲,长期并不形成威胁。假如你是从follower跟随者的心态来看的话,你可能看的更多是竞争,关注竞争对手/市场上表现比较好的企业在做什么。所以说另外一件事情很重要的是企业心态问题,你以什么样的定位和角色来看企业未来发展。

最后一点,不管怎么样,竞争是一种手段,客户才是最终的目标,因为竞争的本质到最后也是为了赢得客户。所以这两个问题不应该是互斥的,回头应该去思考,我们怎么样去为了赢得客户采取的一些竞争的方式。

━ ━ ━ ━ ━

数字化客户体验管理体系

Q

王赛:很好的剖析,所以企业要回到原理级别来看待问题,才会有“目的”和“手段”的协调,所以我最近做一家大型企业的顾问,专门研究一个问题,市场导向如何在公司决策中真正贯彻,其中一个环节,就在研究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,更偏向客户导向或者竞争导向,比如创新,肯定是围绕客户出发;而渠道,更多是竞争原则,只有把每个环节在场景下梳理出来,真正的“市场导向型战略”才能落地。好,回到数字化,我们下一个讨论的主题是——数字时代,客户体验管理究竟有哪些改变?

A

钟思骐:我想从两点来谈,我所看到的客户体验管理工作在数字化时代有什么样的变化?

第一是体验评估的手段改变了:传统手段中我们去理解、管理、监控客户体验的成本是高的,因为企业没有办法去了解客户在哪,也很难去了解客户对企业的反馈是什么?所以做客户体验管理的难度很高。但是在互联网时代,要去获取客户信息的难度降低很多;很多客户在各种不同环节都会留下他的足迹,尤其是跟数字化相关的东西,所以更容易去追踪客户他要给企业的信息和反馈。现在很多的互联网企业,当你使用它的产品或服务的时候,它会及时跟你进行交互,获取你的相关输入。所以说在数字化时代,体验评估的手段更多元,而且企业能够获取大量的客户信息,这是第一点。

第二点就是评估的对象变了。过去我们在评估客户体验的时候,可能更多关注在产品、线下体验,但是现在因为企业跟客户间的互动很多时候发生在线上,在数字平台,数字体验变成整体体验环节中很关键的一环。相对来讲,一些传统因子的重要性在变弱,数字的体验表现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,甚至需要为数字体验做更精细化的管理。

━ ━ ━ ━ ━

Q

王赛:我很早就介入了对客户体验的研究,十年前那个时候核心词语是MOT(关键瞬间),尤其是北欧一些公司,比如北欧航空、宜家通过这种品牌管理的方式,替换以前企业“洗脑式广告”的危机,这个策略造成了大批企业崛起,包括互联网领域的“Zappos三双鞋”,我本人十年前亦参与了建设银行这套系统的设计。而今天比MOT更重要的一个设计是NPS((Net Promoter Score客户净推荐值),其背景也源于社交媒体和大数据的兴起,但是不得不说,诸多中国企业目前实施NPS是“假装在做净推荐值管理”。从你的角度看,目前企业实施NPS最大的误区是什么?

A

钟思骐:NPS现在已经变成在客户体验管理中一个网红名词。但是你也会发现市场上对NPS这个词褒贬不一,就我们的理解,NPS并不等同客户体验管理,而是测量客户体验的一种手段和方式。

NPS这个问题很容易理解:你愿不愿意推荐这家公司的品牌/产品/服务给其他人。为什么很多人对NPS产生误区?是因为他把NPS当做一个调研来进行,它就是传统客户满意度问卷的变体而已,换个问题做同样的事。NPS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客户反馈来驱动企业的体验管理变革,这才是NPS规划的核心关键。

打造客户体验管理体系,第一件事是建立可视化、可衡量指标,传统我们在讲体验管理的时候,企业很难去建立可视化的指标,但NPS本身是一个很好用的可视化指标。第二件事,当有可视化指标后,企业就需要把体验指标与闭环管理建立起来,形成一套驱动企业运作的逻辑:如何通过体验指标去驱动企业的营销、产品/服务、运营和管理变革,最后建立竞争壁垒并改善商业表现。很多企业做了第一步,却没有有效开展第二步。

所以NPS现在最大的误区,常常碰到的就是只把NPS当做是一个调研或是取代传统客户满意度问题的变体;在这个基础上实施NPS并没有办法达到客户体验管理的目的,企业应该思考如何建立一套体系和机制,让NPS能够跟整个体验变革连接,这个才是NPS实施的初衷。

━ ━ ━ ━ ━

客户体验如何指向企业增长

Q

王赛:回归到我最核心的领域——增长领域。企业增长的设计有很多维度,但是从数字时代看,这些举措可以做减法,所以中信最近一本书《增长智商》把增长策略做精简,第一招就是“客户体验”,我想这也是与今天数字化互联的背景所分不开的,传统时代我想第一个核心应该是“渠道”。所以,今天是否可以举出1-2个操刀的案例,来说明客户体验,包括NPS如何指向企业的增长?

A

钟思骐:我想举两个案例,一个是电信行业,电信行业由于有执照和资源上的壁垒,一直不是我们传统认知客户友善的行业。但这几年电信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,日本一个前三大的电信运营商就曾找我们进行客户体验规划。

我们发现该电信运营商很多的规划和设计都是从企业为中心出发的,他们并没有思考客户到底要什么?企业怎么样让整个体验流程更顺畅。所以我们从客户视角出发,帮他们去设计端到端的客户旅程体验优化,从进店的咨询询问,一直到最终的购买,以及购买完之后的初始化设定与售后服务。体验重新设计后,该企业接下来两年的NPS从负数出现了大幅提升;反映在商业指标中,就是用户续约率以及人均贡献度,都出现了显著的增长。

另一个是汽车保险业,大家也知道车险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;车险是一年续约一次的行业,所以我们客户碰到的挑战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下,它的续约率是不断下滑的。

续约这个行为非常有趣,我们在做客户体验分析的时候,因为保险是低频的行业,所以客户购买完车险之后,假如没有出现任何情况(如理赔),这一年的保险周期里,保险公司跟客户间是没有任何交流的,所以在车险续约的时候,一般客户对原先承保的车险公司,是一个无感的状态,他最后能够比较的东西就是价格。当竞争对手提供更优惠的价格时,客户的流失率是非常高的。

所以说如何去改变沉默的大多数,或者沉默的中立者这类人群就会变成整个客户体验提升的关键环节。我们就要开始思考,如何在车险一年的周期里去增加企业跟目标客户的接触点;与此同时,也要在续保中增加有效的交互机会,并提升流程的流畅度,从而提升续保过程中体验感知。

当这家车险公司执行完体验改变后,他的NPS有了明显的改变,同时续约率也出现反转。从这两个比较偏传统的行业总结,他们过去更多都是本位思考,但是当他们进行客户体验改造之后,企业的NPS出现了提升,同时商业指标也实现了不错的回报,我们未来可以更多以客户价值为出发点,对企业的持续性增长创造效益。

-END-



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