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为大家解读清楚一个内容平台的创作者可以有多少类型,大概都是什么创作者,怎么理解创作者的来源。那自己就试着把自己知道的全都列举出来,并且解读下,就当抛砖引玉了。(ps:GC是generate content,生产内容) 对于我们常见的内容平台,比如微博,小红书,b站,抖音,快手,你看到的是一篇一篇内容,其实背后的创作者是分很多种类型的,下面一一解读下。(分为创作者类型,优势,劣势维度) UGC:普通用户创作。就是普通的你和我。优势是可以鼓励很多人来创作,数量大,基数大,甚至你在家都可以随时拍一张阿猫阿狗。劣势是质量差,干货少,爆款可能性低,创作频次低,偶尔创作,找到合适的内容推荐给用好,需要好的标签机制,筛选机制,分发机制。 PGC:专业用户创作。专业用户可以是团队,可以是个人专业用户。团队比如是个5-100人的专业团队,包括策划,编辑,录像,剧情等。个人专业用户可以是知名摄影师,知名写手等等。优势,产出质量高,容易爆款。劣势,需要有好的商业化和一些闭环,要不人家为啥持续的创作,搭上人力和精力。 PUGC:介于专业用户和普通用户之间的创作者。比如一些兼职创作的。因为在PGC里讲过,如果专职创作,需要有商业化闭环,要不根本养活不了自己,所有有一些人会兼职,比普通用户好一些,但是距离日产出高的专业团队差一些。优势是对商业化要求没那么高,可以为爱发电。劣势是,质量不如PGC高,产出频次不高,不稳定。 OGC:职业内容生产,这部分用户是以生产内容为职业的,比如一些企业的官微,比如一些记者和编辑等。优势是,具有权威性,专业性,商业化闭环好。劣势是,容易有品牌影响,具有品牌倾向性,不容易客观,公正。 MGC:机器生产内容。其实很多内容是由机器生产的。比如有些社区的自动评论,比如有些媒体网站,由无人机带来的新闻等。优势,机器批量生产;劣势是缺乏阅读性,缺乏编辑运营。 BGC:大B和小B生产的内容。如果内容平台同时连接商户,商户分为大b和小b,大b是大商户,小b是更小的中小商户。内容平台上可以有商户创造的内容和提供的服务。比如在小红书,你可以看到一些民宿主在拍自己的房子和环境等。优势是,对内容掌握的全面,资源丰富,还可以提供服务,甚至优惠。劣势是,容易有推销之嫌,容易不被用户信赖,容易歪曲事实和内容,内容不够客观。 AGC:广告主的内容。现在广告主做内容不全是委托蓝标什么的来制作广告,而是把广告放在内容里,让你内容和广告傻傻区分不清楚。你也分不清这是个元气水的广告,还是个段子。优势是,让广告融入内容流中,提高广告的曝光率和用户认知;劣势是,需要比较大的制作成本,为广告量身定制内容,而且条数不能太多。这个在很多公共号中都有类似的例子,很多条漫,看到最后发现是个广告。 GGC:政府和官方产生的内容。政府不是指政府媒体,而是政府官方机构,比如国家统计局,地方省政府,区官方等。这些机构产生的内容,用来告知重大的消息。优势是内容权威性,号召力。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选择的一种内容展现和品牌展现方式。劣势是对内容审核要求极高,内容调性要求 高,可以混合在内容流 其他内容里展现。 MCNGC:MCN产生的内容。原则上,MCNGC属于PGC。但是因为MCN实在太强大了,以至于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内容生产者来看。我们在抖音上看到的大多数内容已经都快隶属于MGNGC了,因为需要精良的剧本创作,视频的拍摄,脚本的撰写,不是UGC能比拼的了。这里面需要专业的团队。其中MCN不仅提供专业的团队支持,还能分析清楚内容平台的趋势,及时捕捉这些趋势制作对应的内容。优势是,批量产生高质量的内容,爆款多,变化灵活,专业机构 ,专业公司,商业化机会多,盈利模式多样(广告,电商,直营)。劣势是,为了流量而产生的内容,内容质量和内涵,品牌性,独特性不够。 CGC:公司产生内容。有一类公司不仅是内容平台(平台是对接各方的意思),而且是内容产生者本身,自己也制作内容(原生内容或者编辑再推荐和编辑的内容),或者大量搬运内容(比如油管的内容)。优势是公司自己有自己的调性和内容一致性,内容深度性。劣势是,生产速度可能比较慢,生产数量可能不多,很难有海量的内容。 目前市面上大概有这些内容生产者,如果要看一个内容创作平台里,这些内容贡献者的分布,可能有以下几种 因为不同的内容生产者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,所以要搭配组合,照顾到内容的数量和质量,商业化和创作,均衡的分布。 |